忧思损寿,豁达延年
这是一副劝人少思虑,淡忧愁的谚语联。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指出:“怵惕思虑则伤神。”
按中医理论,“气贵舒而不贵郁,舒则周身畅利,郁则百脉愆和”(明·龚居中《红炉点雪·忌忧郁》)。
忧思为脾志,思虑过度,使脾气郁结,结于胸腹,于是胸脘痞塞;脾气受伤,运化无能,则饮食不思,消化不良,腹胀便泄。
对于忧思之伤,历代贤智之人和养生家多有论述:
三国·魏·曹丕说:“忧令人者。”(《短歌行》)
清·左宗棠在家书中说:“调养以节思虑为第一要义。忧郁伤肝,思虑伤脾。”(《同治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与孝威)》)
清代名医程国彭在《医中百误歌》中说:“病家误,苦忧思,忧思抑郁欲何之?常将不如己者比,知得雄来且守雌。”(《医学心悟》)
而节思虑的关键在“寡欲”。
清·申涵光也说:“人能清心寡欲,无暴怒,无过思,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荆园小语》)
否则,过度忧思则会损寿。
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织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
下联的“豁达”,即指胸襟开阔,豪爽大方。
意思是说,一个人经常保持轻松愉悦的情志,豁达大度的胸襟,乃是摆脱忧思烦恼、通向长寿之境的必由之路。
80%的人都看过的文章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