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人体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十二经脉对应着十二时辰,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有盛有衰。
十二时辰养生法
自汉代以来,古人为每个时辰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读起来口齿生香。鸡鸣——丑时 1:00-3:00鸡鸣之时,天色由暗渐明,万物由昏昏开始变得清明,曙光初现,雄鸡啼鸣不已。丑时肝经当令,《黄帝内经》载:“人卧则血归于肝”,此时应熟睡养肝,让肝血推陈出新,顺利排毒藏血。丑时未入睡,面色青灰,情绪怠慢浮躁,易生肝病。
平旦——寅时3:00-5:00平旦,即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太阳露出地平线,天刚蒙蒙亮,万物开始蠢蠢欲动,熬过了最黑的夜,终于迎来了光明与希望。中医认为:“寅时睡得熟,面红精气足”,此时肺经最旺,睡得越熟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气血平均分配。寅时睡好的人面色都会红润有光泽,精神也特别饱满。
日出——卯时5:00-7:00日出,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耀大地,万物生机勃勃。古人都是“日出而作”,古代朝廷这时也开始上班查点人数,称为“点卯”。“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此时宜披衣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清肠胃,排毒素,开始美好的一天。
早养胃:吃好早餐
食时——辰时7:00-9:00辰时胃经当令,“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在这段时间吃早餐最易消化,吸收也最好。宜吃温和养胃的早餐,如稀粥、鸡蛋、牛奶等,忌吃燥热的食物。
早上(辰时)、中午(午时)和晚上(亥时)分别对应胃经、心经和三焦经,而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功能。所以有“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之养生说法。
1、早上7:00一杯温水护胃在7点左右喝一杯温开水,可以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汁,促进胃肠蠕动,为进餐做好准备。还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不宜过多饮水,约100毫升即可,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
80%的人都看过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