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樱博
这几天有好多家本地养生馆老板找我帮忙策划,他们各有不同的需求,有的想改变产品服务结构,有的想调整价目表和促销政策,有的想招募股东分担压力,有的想线上引流。综合需求,不难看出同一个问题,疫情第三年,养生馆也扛不住了。养生馆的客户群体都是对健康有着高度重视的人,即便是在健康认知这么普及的当下,居然也会有大半的养生行业生意不如往年,业绩抵不住成本,这不得不令人感慨时下生意难做。
问了几个老板,他们有开了十几年的老店,今年也开始难熬了。对于老店来说已经沉淀了大批量的忠实用户,所以在拓客引流上并不是当务之急,以往光凭老客户的重复消费就已经可以让他们盈利了。但在今年,行情风向变了。客户没钱的居多,没时间的居多,大家过去都不缺钱的人,今年开始为生存奔波了。这样的情况在很多行业里都存在,为什么对养生馆影响如此之大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养生行业用户画像决定的,养生馆所提供的项目属于锦上添花,是人们有钱有时间之余,为了未来能不生病,所作出的投资和养护。而疫情第三年,这些中产客户群体都感受到巨大经济压力,不敢投资,不敢消费,除了生活生存所必需的用度,大家都把本就不富裕的钱包捂得死死的,市场行情现状就这样,未来三年怕是不容易转好,那些怀念疫情前的消费盛世重现的人,会继续等待,但是结局,怕是已经能预料到的!
无疑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份子,养生馆自然也会有机会分享到行业红利,重度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健康管理多元化。但是固守过去的经营形态和服务结构,基本上是没什么希望了。
首先,产品和服务结构简化:保留艾灸等行业通用项目,砍掉疗效不显著或非刚需类项目。
之后,注册中医馆,请中医坐诊开方。
然后,找到解决用户刚需的方剂,以中医医生的私方提供,重建用户认知和忠诚度。
最后,引流以用户刚需慢病为主要方式,结合理疗和服务项目达到盈利结果。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用户的消费理念趋于理性,谁能快速提供刚需的具体的解决方案,谁就能快速抢占用户心智。
80%的人都看过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