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人爱睡,知其味者甚鲜;睡则双眼一合,百事俱忘,肢体皆适,尘劳尽消,即黄梁南柯,特余事已耳。静修诗云:“书外论交睡最贤。”旨哉言也。
拙译:
睡觉,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物本性。没有人不睡觉,但能体悟睡觉的妙味的人,却是太少。两眼一闭,所有的杂事且都抛到九霄云外,入睡后四肢百骸都放松舒展开来,人世间的烦劳全然不复存在。如果再做起黄粱美梦或是南柯一梦,那就更加美妙了!所以说:人生在世的好事情,除了读书,就数睡个好觉了!“书外论交睡最贤”,这真是一语中的的至理之言呵!
点评:
有高僧曾经这样说过,人生的真谛就七个字:“饥来吃饭倦来眠”,其他的都是闲事。
芸芸众生,无论是高官巨贾,还是走卒贩夫,失眠焦躁的比比皆是,而能够做到天天吃得香、睡得香的人,那可是极为罕见、近乎神仙哦。你做到了吗?若能做到,恭喜!你是世间大福之人哦!
原文:
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无欲,则中自守。
拙译:
心绪里面暂时没有杂俗事务的时候,不用调息,自然平和;
念头里面暂时没有过分欲望的时候,不用求道,本来中庸。
点评:
人生在世,就是在荆棘乱麻里打滚,心里没事的时候极其稀有,因此也就至为珍贵。能长时间保持心无杂事的人,近乎神仙。如果你能做到日日无事,纵然高寿,也必定是红光满面、鹤发童颜,根本用不着调息养生、学道求仙。因为这时候你已经入道登仙了。
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无中生有、终归幻灭。儒释道三家修炼的终极目的,就是求一个“中”字。儒家求中庸,释家求中观,道家求中和。归根结底,就是息灭欲望。欲望是业风,中道是水面。业风起处,波澜必现,中道就没有了。
原文:
饥生阳火炼阴精,食饱伤神气不升。
拙译:
饥饿虽然导致阳火上升,可正是借此修炼人体内的元气的好时机;
吃饱虽然满足口腹之欲,却正是自伤元气导致精神倦怠的坏状况。
点评:
老红军为什么大都长寿,两个秘诀:一个是不停地动,一个是不停地饿。“一饿治百病”,不是虚言。饥饿的时候,正是人体整理肠胃、自我清毒的时候;上一顿没消化完、下一顿又吃进去,则正是蹂躏肠胃、毒素不停累积的时候。饥饿原本是好事,可惜没人能受了!
(如果觉得有道理,转发关注莫停息!多谢!)
80%的人都看过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