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防病是中医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
养生是中医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教授人们预防疾病和保持一生健康的实用方法。
2000 多年来,这种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尤其影响了中国和亚洲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
“在过去,圣人通过预防疾病来治疗疾病,就像一个好的政府或皇帝能够采取必要的步骤来避免战争一样。疾病开始后治疗就像它爆发后才开始处理一样,渴了才挖井,打仗才锻造兵器,不禁要问:这不是太晚了吗?– 黄帝内经(公元前 475-221 年)
简单却不可或缺的中医养生三原则分享给大家:
1. 与自然和环境和谐相处
中医的“整体论”认为人属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它认识到我们的健康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密切影响。我们受到季节变化、昼夜更替以及我们周围所有自然环境的影响。
当一个人能够识别并根据环境的日常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时,他们就可以与自然保持和谐并避免许多常见的疾病原因。这包括调节我们的身心活动、起床和睡眠时间、衣着和饮食以与季节变化相协调。
有时,当我们的房屋、办公室和我们居住的建筑环境与自然不和谐或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时,我们可能也需要调整它们。
还要记得在大自然中度过时光:温暖的阳光、新鲜空气的气味、海洋的声音以及我们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丽自然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2. 身体和精神的保存
养身就是保护和滋养肉体。在中医中,这包括五脏六腑、身体精气血、肌肉和筋腱、精神和感官的健康。
身体是我们精神(我们的神)的居所,只有身体健康,精神才会健康。适当的饮食、劳逸结合、适度的生活、避免极端环境(冷热)、体力活动和训练都有助于保护身体。
尤其要注意养护心,心是我们的精神所在,主宰五脏六腑的健康。
“将心脏想象成一池水。当表面平静时,它清楚地反映了外界的看法。当表面被七情的风动所搅动时,反射就会变得混乱,一个人就很难看清事情的本质。”——王居义
保护精神意味着在我们的许多情绪中取得平衡。如果我们的精神或情绪过度或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那么我们体内气的顺畅流动可能会受到影响。
80%的人都看过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