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节气养生的各种宣传和海报,一再强调节气养生的重要,呼吁大家赶快加入,切莫错过。可节气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节气养生,又该怎么做?你知道吗?
1 节气是什么?有哪些?
节气,它诞生于数千年前,融合了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种文化于一体,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它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迹运行到特定位置所相应的时间,空间和信用,反应了太阳一整年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一年12个月,每月2个,共24个节气,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一首《节气歌》,从四季变化、天气现象、温度变化和物候变化四方面将时间之数与空间之度及曲韵动态之信高度浓缩,隐藏着24个节气的信息和养生的内涵。
2 节气与人体的关系
在宇宙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自然地分解成24个节气,我们的人体,是一个缩小的宇宙,24节脊椎体对应24节气,心臟就是我们的“太阳”。
在地球的运动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节气都会带来身体内的同步反应,比如,一阳来复在冬至,就对应人体的第五腰椎,心礼火发在小寒,对应人体的第四腰椎,五运六炁(气)大寒始。对应人体的第三腰椎。
人不能脱离天地而存在,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肉、经络窍穴等机能活动,无一不受节气变化的影响。只有不违天时,顺道而行,才能保证有好运相伴。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意思是说:春夏秋冬阴阳四时的变化,就是万物显现的终结与起始和生命死亡与生存的根本。违逆它就会有灾害发生,顺从它就会使重疾难成。
所以,人体与天地同频共率,顺时养生,不但省时省力,而且事半功倍。
80%的人都看过的文章
